汉查查 » 古汉语字典“拯”文言文意思“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繁体:拯(简繁同形)
拼音:zhěng
“拯”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ěng动词 从水里救出淹溺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泛指拯救;救援。《论衡·感虚》:“田出谷以拯饥。”
“拯”国语辞典解释 zhěng动词 1.援救、救助。《孟子.梁惠王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漢.王充《論衡.感虛》:「井出水以救渴,田出穀以拯饑。」 2.舉起。《易經.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拯”康熙字典解释唐韻集韻𠀤蒸上聲。韻會正韻𠀤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 又作氶。韻會或作𢮋。詳抍字註。“拯”形意通解「拯」本作「丞」,參見「丞」。相关查询抆抪摎搢撝摐抶掩撙捉撰拄摭峥怔烝招拶扎挹拽掖扬押撷揾抟投挑掭+古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