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冠以“世界杯”头衔,但在世界田径三大赛中,世界杯田径赛的影响力明显不及奥运会田径赛和田径世锦赛。
上世纪70年代前,国际田径界正式大赛只有奥运会田径赛,即长时间里国际业余田径联合赛一直没有自己独自主办的国际比赛。上世纪70年代后,国际田联从欧洲杯田径赛中得到启发,想仿效欧洲杯赛,组织与之类似的世界性田径赛,借以促进世界各国尤其是亚非国家田径运动的发展。经过多年酝酿,1975年组办这类比赛的方案基本形成。1976年7月,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蒙特利尔代表大会决定,自1977年起,每两年举行一届世界杯赛,赛期在奥运会前一年或后一年。共八个队参加(每队包括男女两队):美国,欧洲冠、亚军各1队;五大洲每大洲各1队,由所属洲田联选拔产生。每项比赛各代表队限1人或1队(接力项目)参加,只进行决赛。比赛计团体名次,单项或接力赛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余此类推。
第一届世界杯田径赛于1977年9月2日至4日在前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民主德国队和欧洲队分获男子、女子团体冠军。第二届世界杯田径赛于1979年8月24日至2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美国队和民主德国队分获男子、女子团体冠军。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选手未参加第一届比赛。从第二届起,中国选手开始代表亚洲出席世界杯田径赛,迄今共夺得5枚金牌。
1981年9月4日至6日,包括邹振先、朱建华、刘玉煌在内的12位中国田径好手入选亚洲队,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田径赛。三级跳远名将邹振先此役大放光彩,他在赛场上与当时世界纪录保持者(17.89米)——巴西名将奥利维拉、美国名将班克斯展开了激烈角逐。三人直到第六跳才分出胜负,邹振先在最后一跳中跳出17.34米的佳绩,这一成绩虽然打破了他本人保持的亚洲纪录(17.31米),但仍以0.03米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世界杯田径赛上夺得的第一枚奖牌,也是迄今为止男子田径国手在世界杯赛场上的最佳战绩。值得一提的是,邹振先的成绩也打破世界杯赛纪录,并列当年世界第三位,这一成绩至今仍为全国纪录。欧洲队、民主德国队分获男女团体总分冠军。1983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创办了世界田径锦标赛。从第四届起,世界杯田径赛改为四年一届。
1985年10月4日至6日,第四届世界杯田径赛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上演。民主德国女队夺得12枚金牌,并以121分的总成绩连续第三次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8枚金牌的美国男队以123分夺得男子团体总分冠军。本届比赛有两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民主德国名将科赫以47秒60刷新女子400米世界纪录。民主德国女选手在4*100米接力赛中,以41秒37的成绩创造世界新纪录。
第五届世界杯田径赛于1989年9月8日至10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国选手第一次为亚洲队夺得金牌。实现这一突破的是铅球名将黄志红,她以20米73的成绩力挫群雄夺得桂冠。美国男队以133分获得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为民主德国女队所获(124分)。 1992年9月25日至27日,第六届世界杯田径赛在古巴哈瓦那举行。这届比赛因在奥运会后不久举行,刘易斯、鲍威尔、托伦斯等一大批顶尖高手婉言谢绝参赛。中国选手在这届比赛中再获突破,一举夺得两枚金牌。首先建功的是李惠荣,她在女子三级跳远名将夺得冠军,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子三级跳远世界冠军。在女子4x100米接力赛中,由四名中国选手陈兆静、田玉梅、高寒、肖业华组成的亚洲队大爆冷门,一举挫败欧美群雄。另外,田玉梅、陈兆静和陈尊荣分获女子100米、200米跑、男子跳远第三名。 非洲队和独联体队分获男子、女子团体冠军。
第七届世界杯田径赛于1994年9月9日至1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铅球名将黄志红不负众望,她以19米45的成绩第二次在女子铅球比赛中抡元。魏丽夺得女子10000米第三名。
1998年9月11日至13日,第八届世界杯田径赛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非洲男队连续第三次夺得团体冠军,女子团体冠军落入美国队囊中。中国选手关英楠以6.74米夺得女子跳远铜牌,这是亚洲队获得的惟一一奖奖牌。
上届世界杯田径赛于2002年9月底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中国选手顾原以70。75米的佳绩勇夺女子链球冠军,这也是亚洲队在本届比赛中夺得的惟一一枚金牌。实力强大的非洲男队以134分连续第四次夺得团体冠军,俄罗斯队以126分获得女子团体冠军。
第10届世界杯田径赛将于16日至17日在希腊雅典举行,包括刘翔、黄海强等在内的12名国手入选亚洲队。刚刚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的刘翔有望为中国田径铸造新的辉煌。 (王全立)